2015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計劃投資10億元,繼續實施脫硫脫硝,除塵等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工程,全部完成電力行業脫硫、脫硝;水泥行業脫硝改造。
《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明確,無排污許可證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超過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排放標準或者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企業,將被責令停止排污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將被關閉。
由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合作開發的中低溫脫硝技術成功解決了焦化行業尾氣氮氧化物脫硝問題。中低溫SCR脫硝技術不破壞焦爐現有物料和熱平衡,占地面積小,操作運行方便,煙氣凈化流程更合理,能耗低,運行成本及一次性投資比其他脫硝技術降低約1/3。
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霧霾綜合治理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15億元。將惠及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山東等6個省份的治霾行動。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最后一年,新疆安排減排項目591個,將全面完成電力行業脫硫脫硝及10萬千瓦以上機組煙氣旁路取消工作,重點完成1627萬千瓦煤電脫硫工程、1685萬千瓦火電脫硝工程等。
北侖第三發電公司7號百萬千瓦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數據顯示,二氧化硫11.6毫克/標立米,氮氧化物40.4毫克/標立米、煙塵2.2毫克/標立米,標志著該燃煤機組經過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指標已達到甚至優于燃氣輪機標準。
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傅瑩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經過四次審議,出臺了新環保法,現在正在對大氣污染防治法進行修改,一系列相關的法律都要“動大手術”。
霧霾治理的關鍵在于清潔利用煤炭,作為燃煤大戶的煤電行業,要實現清潔發展,面臨哪些問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近日發布《中國電力工業現狀與展望》,對煤電清潔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
環保部日前發布了第二批大氣污染物源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涉及大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道路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源、生物質燃燒源、揚塵顆粒物等方面。
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的正式實施在強調監管趨嚴的同時,將可能催生的九大產業趨勢。趨勢一:需求廣域化下催生交易結構的分化。趨勢二:監管嚴格將加大環境產業風險。趨勢三:以環境效果為核心的環保時代即將來到。趨勢四:走向綜合化的服務方向。趨勢五:服務界面迎來第四次上移。趨勢六:高標趨勢改變收益結構。趨勢七:產業模式開始轉變從B2G向B2C過渡。趨勢八:移動互聯開始影響產業。趨勢九:環保公眾品牌時代來臨。這一新法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好的《環境保護法》之一,被認為是中國環境立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