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建設與改造的提速,建筑垃圾污染和垃圾圍城問題日益凸顯。從存量來看,目前國內建筑垃圾增量每年達到35億噸左右,占城市固體廢物總量的40%以上。中國過去50年間至少生產了300億立方米的黏土磚,在未來50年大都會轉化成建筑垃圾。據有關部門測算,截至2020年,中國還將新建住宅300億平方米,建筑垃圾堆存總量已達到200億噸左右,增量每年35億噸左右。
2020年10月20日,由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主編的《日用玻璃爐窯煙氣治理技術規范》(T/CNAGI 001-2020)團體標準(后簡稱《標準》)已由中國日用玻璃協會批準并正式發布實施。《標準》以日用玻璃企業全面達到《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環大氣〔2019〕56號)和地方排放標準要求為目的,對玻璃爐窯煙氣治理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運行和維護管理提出技術要求,內容涵蓋工程構成、總平面布置、工藝設計、工藝設備和材料、檢測及過程控制、輔助工程、勞動安全與職業衛生、施工與驗收、運行與維護等各方面內容。
日前,寧夏發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泥行業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中顯示,全區所有水泥企業均納入超低排放改造范圍,力爭用二年時間,在2022年底全部完成改造并投入運行;停產水泥企業在實施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后方能投入生產。此次涉及的水泥企業共15家,總計34條生產線。改造目標如下:(1)水泥窯煙氣在基準氧含量10%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為每立方米10毫克、50毫克、100毫克;(2)所有排氣筒顆粒物排放限值為每立方米10毫克;(3)氨排放限值為每立方米8毫克。
9月1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主題為“加強蒙約履約監督管理,建設履約長效機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今年是《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締結35周年。三十多年來,中國認真履行公約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有關要求,頒布和實施《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等100多項法規和管理政策,先后實施化工生產、消防、制冷、泡沫、清洗、煙草等31個行業削減消耗臭氧層物質計劃,為臭氧層保護和溫室氣體減排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6日在北京指出,目前中國鋼鐵業超低排放改造進展超預期,全國228家鋼鐵企業6.1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劉炳江在當日舉辦的2020(第十一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上指出,上述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中,包括重點區域159家4.5億噸左右的粗鋼產能。此外,重點區域82家企業(3.3億噸粗鋼產能,占重點區域總產能60%)正在開展評估監測工作。首鋼、太鋼、河鋼、安鋼、建龍、新興鑄管等鋼鐵集團下屬鋼鐵企業均正在開展評估測。
生態環境部9月25日表示,繼去年秋冬季首次實施企業差異管控,今年秋冬季將繼續對企業實施分類管理,績效分級的行業從15個擴展到39個,在重污染預警期間,環保水平高的企業可不采取或少采取停限產等措施,環保水平低的企業則需加大減排措施力度。
在傳統填埋、堆肥等方式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垃圾發電已成為能夠大規模、連續性處置垃圾的主要手段。目前,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無害化處理能力為29.81億噸/日,占總處理能力的43.84%。在過去一年里,全國有600個大中小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擬在建,初步估算單個項目投資約焚燒發電廠項目擬在建,初步估算單個項目投資約2億—20億。超過70%的焚燒廠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廣東、浙江、江蘇和4個直轄市居前四位,合計占全國總量的近60%。
2020年9月27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01組A、B星。據了解,此次發射的衛星是由生態環境部與應急管理部共同牽頭研制建設的光學對地遙感衛星。環境減災二號01組A、B星發射成功后可實現同軌組網觀測,可以為我國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提供技術支撐。資料顯示,該衛星可針對秸稈焚燒和沙塵污染進行遙感動態監測,實現大氣環境污染的遙感精細化監測應用;在水環境監測方面,可對葉綠素a、懸浮物等水質參數,溢油、赤潮等近海環境事件,核電廠、火電廠溫排水等水體熱污染開展動態監測。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好天津市2016年發布實施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限值與當前國家政策和技術水平的銜接工作,日前,經市政府批準,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委聯合修訂并發布了《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2/ 151-2020),已于2020年8月12日起實施。
日前,湖北襄陽發布關于推進工業爐窯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根據《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襄陽市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襄環委辦〔2020〕18號)和《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工業爐窯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要求,市局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全市工業爐窯開展了全面摸排,排查出涉工業爐窯企業210家、窯爐1229臺。為加快爐窯治理,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治理工作要求:制定整改方案、提供技術指導、加強監管執法。